“咱們工人有力量”的時代一去不返
國人的人才觀存在問題,普遍不看好技工人員
技工崗位發(fā)展通道狹窄,前景不理想
中國制造的崛起有目共睹。高鐵、航天、核電、特高壓、芳烴……這些領先世界的技術(shù),增強了國力,提升了國民幸福感。我們每個人都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。從盲目崇拜西方技術(shù),鼓吹日本制造、德國制造,到現(xiàn)在提起中國制造的自豪,民眾的自信心從未如此強大。
但是,每到宣傳科學家和勞模,套路還和國家初建的時候一樣,都是什么淡泊名利,安于清貧,生活儉樸,拿錢少,不顧家,積勞成疾,英年早逝,但平心而論,這種宣傳能夠吸引人嗎?
”作為世界第二大經(jīng)濟體,中國的高技能人才占比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,數(shù)據(jù)顯示日本、德國等發(fā)達國家高級技工占比高達40%—50%。當時有人評論說“當看見哈雷戴維森工廠的裝配工自豪地對兒子說,‘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車里就有我的簽名’的時候就成功了。
某些國家:老子派了間諜,買了相機,動了偵查就差衛(wèi)星拍照了,你跟我說霧天閱兵?